﹝早療經驗與教養心得﹞回覆昨天一位母親的來信,我們家xx現在一歲多,但其實自己真的心很累
我完全能理解妳的感受
當初我兒子也常停滯很久感覺沒有進展
甚至退步
我們做的事往往如同滴水穿石般
重點還是不知這石頭多厚
能不能穿過
跨過了一道後又可能有另一道更高的門檻再等著我們
這才是最磨我們這些父母的
但我們還是需要幫他不斷累積能量
等能量足夠了或許就會忽然爆發開來
會忽然間又莫名地跨過了一道門檻
做了有機會不做沒機會
盡最大的努力
其他交給老天去安排
只要有進步
那怕一丁點
都是對我們莫大的回報
看著他是否有進步與優點在那
千萬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比
我知道這很難
因為我們夫妻即便這麼多年
有時還是需調適自己
提醒自己
這是一場或許無止盡的馬拉松
而不是跑百米
讓自己也要保持在好的狀態下
需休息就休息
需去紓解心情就不能硬撐
找其他家人頂替一下
另我常想要不是有兒子
我可能還學不會欣賞人生路途有不一樣的風景
(以前我在工作上可是很拚,
老婆說結婚後反而都只看到我的背影,
我也錯過了不少陪伴女兒成長的回憶,
現在可是讓老婆每天看我正面看得夠...
這又是題外話了)
只能說莫忘初衷
即便感到毫無進展
但父母有愛
愛的方式正確
他就是幸福的
不是嗎?!
以下是我之前另一篇分享過的想法,
也希望對妳有鼓舞的幫助
*************
收到某位母親來信,阿發能感受到她對自己生下身心障礙的子女,感到相當自責。
為什麼當初自己沒多留意一些!
為什麼當初自己要硬撐,只是怕對工作造成影響!
為什麼當初自己...
為什麼…
這也是阿發在早療復健單位以及過往的來信中,看到不少身為母親在心理上一個難解的心結…
當然這段心理上的自責,我們夫妻倆也曾走過。
身為母親的妳,我相信妳一定給會自己許多的責難與壓力,但我也認為應當沒有一位母親會想要生下身心上有任何殘缺的子女。另,事情會發生絕對不會是只有單一的原因或單一人的責任,已發生的事既無法改變,所以重點是我們要如何面對與解決,這也是我當初對老婆所說的。
而帶小孩面對人群這件事也是急不得,我們大概也在家調整心態半年以上才帶〝安〞出門。但帶出門後,我們夫妻倆每每看到別人家小孩健康的模樣,內心真正能釋懷(放下)又再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
現在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正向去看待所有的事物,我常想唯有父母樂觀面對,子女會感受得到也會受到影響,他們日後也才會有正向的發展。
當妳熬過約3年後,會有更多的早療復健社福單位可提供較完整的日托服務,像〝安〞是去家扶基金會的大同育幼院早療部就讀,就讀後的〝安〞在進展上變得更加迅速。
只要持續復健與治療並且不要心急,我總相信老天總會給我們一個好的回應,那怕只是小孩叫一聲爸爸媽媽,甚至只是給父母一個純真開朗的笑容,對我們而言,我相信所有的辛苦與付出都會覺得值得了~